大亞灣核災難

  • 作者筆名:林梓謙
  • 發表日期:2011-07-29
  • 寫作年級:F4
  • 字數:995
  • 文章類別:其他

1986年4月26日,發生人類歷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核反應堆突然爆炸,大量的輻射隨著核廢料散開。2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超過200萬的人民受害,可見其影響之深遠。其後,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印度都相繼發生核事故,而關於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依然被受注目。

我依稀記得兩年前的3月,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福島第一核電廠因而引發爆炸,導致核洩漏,全日本的市民人心惶惶。距離日本不遠的香港亦意識到危險性,擔心核輻射會隨著雨水和塵埃來到香港,幸而香港天文台宣布將不受該次事故影響。但是,不少環保團體如綠色和平,卻不停呼籲香港政府立刻關閉位於大亞灣的核電廠,避免市民活在可能發生核事故的陰影下。的確,當時的社會有著激烈的討論,雙方各執一詞,但面對能源短缺,大家都被逼接受。

可是有誰會想到,一直被視為「福地」,與天災隔絕的香港,又會發生核洩漏呢?

今天一早,如常正在駕車上班的我無意中開了收音機,討厭那新聞報導員沉悶的聲線,正當我要關掉的一刻,忽然聽到政府有重要的消息發布。「...現在我們電台會對特首的講話進行直播」,只聽到特首用嚴肅的聲線,宣布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大亞灣核電廠於本港清晨突然爆炸,原因仍未清楚,天文台已經發出了最嚴重的核災難警報,並預料核輻射將於未來五小時散佈到本港。政府將於稍後時間逐一安排本港市民避難,請大家冷靜聽候指示」。我的心一沉,啊,為甚麼是香港?沒有地震、海嘯、龍卷風,甚至連饑荒、旱災、雪災都沒有。偏偏就發生了最不想遇到的核事故。我立刻把車子一煞,致電回家,可是此時的通訊網絡早已癱瘓了,於是我想也不想便掉頭回家去。

一踏進家門,原來所有家人已經圍在電視前,留意著最新的消息,只有太太在忙碌地收拾著貴重物品。眼見新聞報導員正訪問核事故專家。據他所說,香港因非常接近核輻射範圍,故此未來五六十年將不適合市民居住。聽到這消息時,較年長的家人都眼泛淚光,甚麼圍村文化、香港精神、獅子山下、港式茶餐廳這些難道要永久淹沒在歷史中?

回頭看見了我那兩個可愛的孩子,正在家中走來走去,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完全不知道自己居住的地方面臨著多大的危險。天啊,他們才三歲多!而且對香港仍然認識不多。如今發生了這次意外,要新一代怎樣傳承僅有的香港文化了?我開始後悔之前沒有於家人好好體驗本土的景色、食物、文化。

約正午時分,特首再次帶領一眾局長於政府總部宣布港府的應對方法。「我們已經與附近國家以及祖國達成協議,市民能夠到以下各個碼頭先進行登記,繼而乘船去避難,當地將會有入境處人員接待大家。」在出門前,我再回望這個我長大的地方,突然無限感觸,何時才能回來?

因為岳母的家在台灣,我們一家六口決定先去台灣投靠,再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