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區新貌

  • 作者筆名:吳淑寧
  • 發表日期:2013-08-09
  • 寫作年級:F3
  • 字數:712
  • 文章類別:其他

兩年後,我又再次重臨這一區。

舊區不再是舊區,從步入這裡,吸入的都只是冷冰、無情的空氣。眼前的一幅噴畫更令我礙眼:「歡迎來到全新的文化村!」仿佛就像諷刺著以往在這一區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抹殺了香港獨有的人情味。在我眼中,這只不過是被發展商和政府的利益輸送而已。

昔日採訪的舊區已經被政府重建,成為第一個在香港的文化村。什麼文化村,都只是一個藉口吧。無情的發展商誰又不想把這裡發展成一個滿地黃金的生意?猶記得兩年前採訪雜貨店的老婆婆的話令我尤其深刻:「已經不是說反對就改變了的啊……舊的東西總要被淘汰,因為它們跟不上身邊一切啊……」政府根本從來沒有考慮過懷念舊區人和事的人的心情,對於重建項目,我並不持有一個正面的心態,但再次受到編輯的安排,惟有再次探訪這一區,對自己、對老婆婆一個交代吧。

再向內步往,突然傳來一串串的笑聲,歡愉的大叫聲,夾雜著一些悅耳動聽的音樂聲,還有一些小朋友天賴般的歌唱聲。作為記者的我,好奇心促使我加快腳步,去探個究竟。

哇!很美!文化村跟以往截然不同,可能因為是假日的關係吧,文化村從以前的冷清、荒蕪變得十分熱鬧,很多大大小小的家庭都聚集在這。在一大片綠地上有著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青少年們在無拘無束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熱情,小朋友們雀躍地畫畫、製作手工勞作;儘管他們進行形形色色的活動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每位參與者臉上掛著的是一張張愉快的笑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竟然不是好像平日的對鄰居的不瞅不睬,互動比平日在繁囂的城市還要的更多,透過音樂、畫作的傳遞,都連繫著人和人的彼此。

看來我錯了。舊區重建雖然把舊有的建築物拆毀,但不變的仍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文化村卻更把原本差不多已經消失的連繫再次相連。所謂的人情味都是建築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我想老婆婆看見這裡熱鬧得很的文化村心裡也會感到安慰的吧。

臨離開,我舉起相機,拍下熱鬧紛紜的盛況,結束了這次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