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寧靜地享受那得來不易的時光,腦中那不斷因課業考試壓力而生的聲音逐漸消散,不禁令我聯想到「假如世界上沒有這些所謂的規定,會變得如何呢?」
學校當然是一個佳地,與不同的人說話,建立社交圈子,學習社交技巧。是一個地方令種子茁壯成長,成為堅毅不屈的苗子,準備面對現實社會的殘酷。
但逐漸地,學習的重要性被社會越來越放大,每位家長,每位導師,甚至同學們,他們討論的話題都變得圍繞着學業成績、未來發展方向。學生每天的生活中逐漸建立無形的壓力,他們並沒有任何選擇,學習讀書是他們唯一的道路,在現時這個教育制度下,想要有一門專業知識只能是那些讀書天賦和勤奮讀書的人。但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獨特的地方,這個教育制度扼殺了其他學生發展的希望。當學生想發展其他方向的時候,家長會選擇嫌棄,導師會選擇勸喻,但沒有人會選擇去支持這個行為。
越來越多人會認為必須要在考試之中獲得卓越的表現,才叫稱得上孝順。這個社會所帶來風向漸漸將學習的真正意義帶偏。「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話在我腦海中一直迴盪,這句話是由我小學校長說的,但現實中是否真的能夠將這個句子實現呢?慢慢地所有學生都會選擇與別人競爭,參加不同活動,務求令自己比其他人更有競爭力,能夠在未來選擇大學有一席之位。
但讀書學習真的如此嗎?難道就不能單單為自己所興趣或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業學習嗎?只能讀着那些學校強迫着必須要讀的科目?在這大好青春年華中,難道我為自己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嗎?
正因我還有大好青春,家長和導師對我反對的聲音一直圍繞着我,我必須要證明學問與讀書是兩回事,每個人都不能單單以學習上的成就去判斷一個人的學問和性格。讀書好的人並不代表他能夠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成績;讀書差的人亦不代表着他不能在特定方面有卓越的成績。
我與自己一直對話着,想不清楚究竟是社會的問題還是讀書的問題?想着想着,天色漸漸暗下來了,雖然我想不通這條問題,焦慮和煩惱卻因逃學而暫時消散。我將我那關掉許久的手機重啟,回到那現實的世界,我知道不能令他們繼續擔心我,雖然這個世界行着一條我不知道是否正確的道路,但我希望接下來的人生是為我的選擇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