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零四七年七月一日午夜十二點起,香港在《基本法》第五條中規定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權利中,所指的五十年期限已經屆滿,在過去的五十年中,香港發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接下來,我將會介紹其中的重要事件。
在香港回歸後,即使政制改革停滯不前,但香港社會發展穩定,繼續為一處安定繁榮的城市,吸引到不少海外港人再次認定香港是安居樂業之地,故此選擇回流,加上部份於早年移民到外國的香港人於當地的生活環境不理想和遭到種族歧視等等理由,加上對香港的前景改變態度,吸引了大量已經擁有外國護照的香港移民回流到香港定居生活。
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外圍對沖基金看中港元聯繫匯率的弱點,將香港定為目標。1997年10月,對沖基金突然大量移走香港大量資金,讓銀行同業拆息大幅飆升。股票市場對利息波動十分敏感,使恒生指數在一年間下跌了62%,香港經濟衰退,導致嚴重的負資產問題。為了挽救香港經濟,香港政府從外匯基金注入1200億元,購入藍籌股以刺激恒生指數上昇。政府這次行動讓恒生指數在約兩週內回復到8000點水平,成功防止影響進一步擴大。
在2003年,沙士在香港爆發,使香港市面陷入蕭條,人人自危,在香港共造成299人死亡,包括6名公立醫院醫護人員,是香港2000年代最嚴重的瘟疫。中國大陸在沙士事件結束後開放「自由行」到香港旅遊,加上香港推行多項措施,如舉辦維港巨星匯刺激香港經濟,使香港經濟及金融業復甦,經濟復甦勢頭良好,其後2年香港經濟及金融業急速發展,直至2007年8月爆發的美國次按危機令全球金融受考驗,香港經濟增長開始減慢,但其後美國次按危機惡化,最終在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海嘯,香港經濟開始衰退。
雨傘革命於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以爭取真普選為目的的公民抗命運動。示威者自發佔據多個主要幹道進行靜坐及遊行,佔領區包括金鐘、添馬艦、中環、灣仔、銅鑼灣、旺角及尖沙咀,其主要訴求為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運動的主要象徵是黃色的雨傘,因此被稱為雨傘運動,而運動最後以失敗告終。
在2019年,香港爆發了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示威者在香港包括各種遊行、集會、佔領街道、佔領立法機關、圍堵行政部門與警察總部、不合作運動、學校聯署運動、國際媒體登廣告、輕生等一系列抗議香港政府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行動。最後,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例並向公眾致歉,其後宣布修例草案「壽終正寢」,但未有正面回應示威者五大訴求。
在2023年,中華民國總統韓國瑜在高雄簽訂了《發大財協定》,宣布兩岸即將統一,使台灣大量民眾不滿,自組民間軍隊攻打政府軍,政府軍中有不少軍人因政見問題加入民間軍隊,韓國瑜聯同習近平宣布馬上統一,並要求對岸的解放軍協助,促使內戰再度爆發,直至2038年才平息下來,以民國政府獲勝作結,停止了戰爭。在歷時15年的戰爭中,香港經濟陷入大蕭條,大量市民移民,人口降至四百萬,樓市大跌,使留下來的人生活淒慘,窮困潦倒。民國政府在戰後宣布維持「五十年不變」的政策,讓香港和戰後的中華民國有更多時間磨合,並鼓勵民眾搬到香港居住,使香港的經濟復甦。
在2045年時,香港的經濟和生活水平回復戰前水平之際,瑞士銀行卻傳出大量壞帳,使銀行的現金流不足,全球金融受考驗,香港經濟增長開始減慢,但其後危機惡化,最終瑞士銀行宣布破產,引發金融海嘯,香港經濟開始衰退,直至現在......不知道未來的生活會改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