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好,還是做寵物好?

  • 作者筆名:5C01
  • 發表日期:2021-08-31
  • 寫作年級:F5
  • 字數:984
  • 文章類別:其他

所謂「人禽之辯」就是討論人與禽獸的區別在哪裡,也就是人之為人的問題。也可以說人的合法性的問題。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哲學家都討論過。這裡主要說兩位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對這一問題的回答與思考,這兩位思想家都是先秦儒家的人物,他們分別是孟子與荀子。

因為孟子早於荀子,所以我們先說孟子。孟子一般被認為是儒家正統的一支,因為孟子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揚光大,提出「性善說」這一觀點這裡不再對其進行過多的描述。

現在主要關注孟子對於「人禽之辯」的看法。「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差別非常小,也就是「幾希」,那這微小的區別在哪裡呢?在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中是這樣介紹的:

「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為性,同得天地之氣以為形:其不同者,獨人於其間得形氣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為少異耳。雖曰少異,然人物之所以分,實在於此。眾人不知此而去之,則名雖為人,而實無以異與禽獸。」

那朱熹的意思是說,人同得天地之間的理,這裡的理就是性,性是純然無垢的,是至善的。人得天地之氣形成自己的軀體,但是氣稟有異,所以人的品格也就有了差異。但是雖說氣稟有所差異,但是人的本然之性是純善的,所以每個人都能恢復到純善的境界。

但是「庶人去之,君子存之。」由於一些人愚昧無知,將這「本然之性」捨棄了,在孟子看來這就是與禽獸無異。而真正的君子會好好涵養,追求那至高無上的純然無垢的理,在孟子那裡,這才是真正的人。所謂的「本然之性」在《孟子》一書中就是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端之心。

而荀子對「人禽之辯」的論述是這樣的。

「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則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狌狌形笑,亦二足,而毛也,然而君子啜其羹,食其胾。故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

從中可以看到荀子認為人與禽獸的不同在於「人道莫不有辯」,所謂的「辯」是指上下、貴賤、長幼、親疏的等級區分。這也就是荀子特別注重的「禮」。

從以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子與荀子之間鮮明的區別:孟子主張以「四端」即所謂的人的道德本心來區分人與禽獸的區別,但是在荀子這裡,主張以外在的禮儀規範來區別的人與禽獸的差別。

而造成這種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而荀子卻主張人性本惡。孟子主張人性本善,所以他認為人能夠利用自己內心的天然具有的善,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是荀子主張人性本惡,所以他不相信人的自我規範能力,他認為只有外在的禮儀規範的約束才能讓人成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