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救治「沒經歷、沒意見、不思考」的「港孩」應從通識教育方面着手,希望可以鼓勵「港孩」多經歷、思考、發揮自主的學習模式。通識教育著重知識與能力的運用,旨在透過對時事議題作多角度的分析, 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批判思維的能力。
本人認為通識教育是一種 「真實性評估」。它建基於社會議題平台,學生要就爭議的問題作深入探究,過程中他們要展示對議題的理解,提出明確立場和意見,當然還要有根有據。通識之所以為「通 」與「識」,除了考學生的知識外, 更重要的是考同學的智慧,即是如何和怎樣作判斷。由於世界每日在變,通識考試裏的議題,也會與時並進,同學的作答時也要審時度勢、因時制宜,也要對社會議題有前瞻性的討論。通過通識教育,「港孩」有獨到的意見或視野,從而可以建立自己一套的正面的價值觀。
經歷和思考是通識的重點之一。本人在此認為老師可以引導方式讓學生自行摸索和找尋答案,總好比老師的單向講學。當學生遇白不明白的地方,只會死記硬背。例如:科學科能夠給予學生思考和實踐的機會,透過親手做實驗能令學生親身經歷做實驗的過程和實驗結果,從而學生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謂「學生落手落腳做一次,好過老師講一百次。」
通識教育着重多角度思考和分析,從而可提升「港孩」的自我管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等。家長應放手讓「港孩」天馬行空,發揮創意,便可以把「港孩」搖身一變成為獨立自主、香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