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您們在哪兒呀?」小德向天高呼。
可憐的小德,躺在病床上,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為甚麼我會弄得如斯田地?」小德淌下淚來。小德腦海想著那一小包一小包的毒品,激動地說﹕「可恨的你,為甚麼你要折騰我?求求你,放過我吧。……」
小德徬徨無助,情緒激動。一位護士走過,看見小德激動的樣子,就上前安慰﹕「發生甚麼事呢?凡事總有解決的方法,只要有恆心,鐵柱都可以磨成針。」小德把自己吸毒的事情告訴了護士。護士姐姐鼓勵小德,說﹕「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而且,每個人亦有軟弱的時候。俗語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眼前最重要是你能知錯,有勇氣去改過自新。你現在這麼年輕,還有大好將來,還要走一段很長的人生路。你沒有理由現在就判自己『死刑』呢?我知道,要你獨個兒走路,承受毒品的痛苦是很難很慘的,不如你找你的親人作伴。無論怎樣,親人始終都是和你最親的人,對你總是會不離不棄。只是你願意走出第一步,我相信你的親人一定會是第一個接納你和幫助你。」
於是,小德鼓起勇氣,問護士姐姐借了電話。小德本想致電媽媽,但心裡卻又害怕媽媽的怒氣未消,所以致電了他的姨媽。除了父母,姨媽是小德至親和至可信的人。小德的姨媽收到電話後,就飛奔到醫院。姨媽看見小德,就問﹕「小德,你有沒有事?真的急死阿姨。」小德聽見姨媽對自己說的第一句話不是譴責,而是親切和焦急的問候,心中感到很溫暖,這一股暖意湧上心頭,更使小德無地自容、愧疚不已。小德彷如一個小孩子,攬著姨媽,痛哭起來。姨媽輕撫小德的頭,說﹕「孩子,不用怕,姨媽在這裡。」
姨媽知道小德很需要父母的幫助,於是出院後,姨媽帶小德向父母認錯。起初,小德的父母還生氣得很,但是俗語也有說﹕「兩父子又怎會有隔夜仇」,小德的父母終於原諒了小德,並努力協助小德戒毒。
小德成功在望,可是怎也想不到,小德竟然碰見了以前吸毒和販毒的朋友。他們再一次引誘小德﹕「小德,很久不見,最近找不到你,你好像在逃避我們。你千萬不要說你戒了毒。最近,社團出了新品種的毒品,吃了後,保證你的感覺比以前好,要多興奮有多興奮。你買些回去試試吧。」
小德一方面害怕這群社團人物,另一方面,腦海突現浮現了吸毒後興奮的情景,又想蠢蠢欲試,於是買下了這些毒品。小德吃了兩口這些新毒品後,左搖右擺地走回家。
父母看見小德語無倫次,懷疑他吸食了毒品,於是向小德潑了一盆冷水。小德清醒了一點,他承認再次吸毒。
為了讓小德成功戒毒,過正常的生活,小德的父母、姨媽決定向警方求助。小德早前有協助社團販賣毒品,小德的父母、姨媽其實都很擔心報警後,小德會被起訴和監禁。不過,為了阻止惡勢力傷害小德,小德的父母、姨媽就決定報警。後來,警方給予機會小德,讓小德轉為污點證人。再加上,法官在庭上亦給予機會,小德最終不用監禁。
幾年後,小德的毒癮再也沒有發作,他還有一份穩定的職業,閒時還會協助一些非牟利機構分享戒毒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後記﹕
我想小德這個故事在香港是十分普遍的。最近,香港發現有很多年青人吸毒,年紀最少的只有七歲。我們真的要正視青少年吸毒問題。在小德的故事裡,我們可以看見青少年吸毒有一大特色,就是他們自以為自己有能力控制毒癮。這使他們吸第一口,可是誰知道,吸了第一口後,就好像著了魔似的,會再吸第二口、第三口。通過小德的故事,我希望各位青少年能引以為誡,別高估自己對毒癮的控制,以免恨錯難返。
所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吸毒者往往很容易因為需要大量金錢買毒品而變成販毒者,就好像小德在吸毒後也變成賣家。人生就如下棋一樣,我們真的要步步為營。
當然,如故事中的護士說「聖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但怎樣也好,我們始終都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應該要小心走我們的人生路。
在故事中,我們還看見戒毒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政府積極協助青少年戒毒。我希望除了政府外,廣大市民也可積極參與。每個市民都會有親人,有些甚至還是父母來的,如果你們身邊的人吸毒了,請不要只毒怪他們,最重要給他們多些關懷和支持,讓他們脫離毒海。一個人一分力量,十個人十分力量,我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合力,青少年吸毒情況定必有所改善。
來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對抗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