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學校來了一位大人物。他叫做嬴政,他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他的種種行為。
歷史課時,中史老師在教我們秦朝。接著,他讓我們討論秦始皇所作所為的對與錯。突然有一位中年男士推開了門,緩緩的走了進來,站在了講臺上。
緊接著,他開始自己的發言:「寡人在位期間,興建了秦皇陵和萬里長城,後人總說這是導致秦朝快速滅亡的原因。但當時同一六國以後,六國光是戰俘、俘虜以及各國的君臣都已經不下百萬。如果全部殺掉,保不齊後世又會為朕加一個濫殺無辜的稱號呢!」「雖然耗資人力物力數十萬,但卻有效地降低了國內發生叛亂的風險。用最少的代價 ,換取了國內的一統以及一座造福後世的萬里長城,也不為過吧。」
他發表完後,我的鄰座說到:「但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是弊大於利吧?他毀掉了多少文化瑰寶,令我們失去了多少古代的知識。」
中年男子詳細地開始跟我們說到:「在焚書中燒掉的大多都是《詩》和《樂》等書籍。在古代,這些書籍絕大部分都是讚頌各國統治階層的 這些書不燒,難道留下來當那些叛亂者的精神寄托嗎?這又何談統治?」
「現在來說說坑儒,在每個朝代,總有一些死忠分子,那些死忠的讀書分子最大的威脅。作為社會中堅分子以及統治階層,這些人不殺掉可能會說書列傳,造成社會動搖。但統一帶來的好處遠多於壞處,所以,任何人阻止一統的都得死。」此時此刻,我親身體會到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這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霸氣。
結束後,他緩緩走下講臺,整個人卻散發出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他一邊走向門口,一邊喃喃自語。我隱約能聽到他說:「人死後終究化為一抔黃土,又何必在乎別人如何看你呢?在有限的時間內,活出自己的人生,那就是成功的一生。」
說罷,整個人像似重拾了以往的霸氣與自信,推開門,走了出去,慢慢地消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裏。但他的一生卻在源遠流長的時間長河裏,留下了濃重的一筆,留給後人去慢慢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