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總共有個十八區,每區亦有自己的舊區,我小時候居住的觀塘區亦是其中之一。 現已拆卸的牛頭角下邨是我居住的地方,亦是我在這篇文章中要介紹的地方。
還記得在唸幼稚園的時間,我居住在婆婆家裹,當時婆婆居住在現已拆卸的牛頭角下邨,牛頭角下邨於1967年至1969年興建,如果還未拆卸的話,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
牛頭角下邨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店舖,有歷史悠久上海理髮店,家庭主婦必去的雜貨店,愈夜愈熱鬧的大排檔,小孩子常去的士多,永遠都是人頭湧湧冰室。最著名的是興記冰室,媽媽爸爸小時候都常常會去的,媽媽最喜歡的是蛋撻和奶茶,爸爸最喜歡的西多士和咖啡。他們是在那裹認識的,因此對那個地方有著深厚的感情。
但經過時間的飛逝,一年一年的過去,牛頭角下邨經歷了時代的變遷,經歷了2003年的沙士,終於要面臨清拆命運,不但房屋要清拆,連經營了四十多年歷史的老店要結業了......伴隨著很多香港人成長的老店,要離開我們了!
牛頭角下邨要清拆的事實在新聞中報導出來後,大批香港市民紛紛來到牛頭角下邨,有的人為了為即將消失的牛頭角下邨留下最後的倩影,有的人是回味小時候吃過的蛋撻或其他美味的食物,大家來的目的都是希望在牛頭角下邨清拆前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現在,牛頭角下邨有一個新的面貌,環境比以前的舒適,但是新式的建築物中卻找不到四十年前的老店,找不到四十年前住在牛頭角下邨居民的親切和他們的人情味。